在產品設計中,競品分析是一項必備的基本技能。做競品分析本身并不難,網絡上到處都是可以參考的模板,但是怎么從這個過程中總結提煉出最有效的關鍵信息、為后續(xù)的業(yè)務決策/設計工作帶來較大參考價值,而不是產出一份看上去翔實全面卻是花瓶報告,仍然值得我們不斷去思考。今天這篇文章參考張在旺老師的《有效競品分析》一書,從流程、工具、方法等方面介紹一套系統(tǒng)的競品分析方法論。
01
全面認識競品分析
· 什么是競品分析?
《孫子兵法.謀攻》中提到:“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zhàn)必敗。
很多人做的競品分析報告,大多是圍繞產品本身進行分析:功能,界面、交互設計等,也就是對競品“看得見”的部分進行分析。除了分析競品“看得見”的部分,還要分析“看不見”的部分,競品為什么這么做?競爭對手是如何做到的?競爭對手下一步會做什么?對于競爭而言,這幾個問題在我們與競爭對手博弈時,反而比分析“競品做的怎么樣”更重要。競品分析不僅是對競爭對手產品的分析,還要跳出“產品”看競爭。
· 為什么做競品分析?
決策支持:從產品的戰(zhàn)略層來講,做競品分析可以為企業(yè)制定產品戰(zhàn)略、布局規(guī)劃提供參考依據(jù)。
學習借鑒:從產品的戰(zhàn)術層來說,做產品設計時,需要通過分析競爭對手的產品,取長補短,特別是要關注產品的功能與用戶的體驗設計方面。
預警避險:比如政策變化、新技術的出現(xiàn)、顛覆性的替代品。
02
競品分析的6個步驟
· 明確目標-以終為始
在開始做競品分析時就要明確目標、考慮輸出成果。在開始動手之前,就要弄清楚以下幾個問題:為哪個產品做競品分析?該產品目前處于哪個階段?當前產品面臨的主要問題與挑戰(zhàn)是什么?做競品分析的目的是什么?目標是什么?輸出成果是什么?
· 選擇競品-精挑細選
先把競品做一個分類,再初選-精選出適合的競品。
直接競品-品牌競品。間接競品-品類競品。替代品-時間競爭者、預算競爭者、跨界殺手。參照品-沒有競爭關系但值得你借鑒的產品。
· 確定分析維度-多維視角
產品視角:產品視角是從影響一個產品成敗的因素進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功能、用戶體驗設計、團隊背景、技術、市場推廣、戰(zhàn)略定位、用戶情況、盈利模式、布局規(guī)劃。
用戶視角:用戶視角就是站在用戶的角度,看用戶在選擇產品時會關注哪些方面。比如:價格、可獲得性、包裝、性能、易用性、保險性、生命周期成本、社會接受程度。
· 收集競品信息-網羅天下
競品信息來源可以按照獲取方式分為競品官方公開資料、第三方渠道、自己動手收集的第一手資料。
官方公開資料:官網、官方微博、公眾號、媒體報道、CEO訪談、產品文檔、用戶論壇、客服熱線、用戶交流群、產品發(fā)布會、公司財報、財報解讀、招聘廣告、內部出版物。
第三方渠道:行業(yè)媒體、行業(yè)協(xié)會、線下行業(yè)峰會、第三方測評機構、第三方數(shù)據(jù)庫、合作伙伴、搜索引擎、專利機構、政府部門統(tǒng)計資料、案列研究和論文。
自己動手:實地考察、用戶訪談、問卷調查、反向工程。
· 信息整理與分析-抽絲剝繭
我們通過各種渠道收集到競品信息后,要對收集到的原始信息做初步的處理,進行分類篩選組合及信息準確度的評級。再根據(jù)確定的分析維度用合適的方法來進行深入的分析。
· 總結報告-價值驅動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競品分析的總結和結論要圍繞競品分析的目標去寫,這樣才不會失去價值。
03
競品分析工具箱
· 精益畫布
用于做產品商業(yè)模式分析,建立產品全局觀。
精益畫布(Lean Canvas)出自于《精益創(chuàng)業(yè)實戰(zhàn)》(RumpLen)一書,更側重于產品層面的商業(yè)模式。是關于產品商業(yè)模式的一種很好用的工具??梢杂脕碜霎a品商業(yè)模式規(guī)劃,也可以用來做產品商業(yè)模式分析。通過精益畫布可以幫助產品經理更全面地思考、決策,從系統(tǒng)、商業(yè)的角度來規(guī)劃產品、分析產品、建立產品的全局觀。
· 競品畫布
幫助新人快速上手或提前驗證思路。競品畫布是一個簡易的模板,通過一頁紙的內容覆蓋做競品分析的6個步驟,引導初試著更規(guī)范的做競品分析。
· 戰(zhàn)略畫布
幫助做產品差異化分析。戰(zhàn)略畫布出自于《藍海戰(zhàn)略》一書,戰(zhàn)略畫布既是戰(zhàn)略診斷框架也是戰(zhàn)略分析框架,用于幫助企業(yè)建立強有力的藍海戰(zhàn)略??梢岳脩?zhàn)略畫布做競品分析,圖形化地描述產品與競品在各競爭要素上的相對強弱表現(xiàn)。
04
競品分析常用的方法
· 比較法
與競品做橫向比較,深入了解競品,幫助深入了解競品,并通過分析得出優(yōu)勢與劣勢。
根據(jù)比較的形式,可以分為三種:打鉤比較法、評分比較法、描述比較法。以打鉤比較法為例,打鉤比較法可以用于產品功能、配置、特性的對比分析。通過對比產品與競品的功能,可以全方位的了解競品的功能分布,為自己產品的功能規(guī)范做參考。
· 矩陣分析法
矩陣分析法也稱2x2象限法、四象限分析法或定位網格,以二維矩陣的方式分析自己的產品與競品的定位、特色或優(yōu)勢。
矩陣分析法可以幫助我們評估競品的優(yōu)勢或劣勢,從而明確自己產品的競爭優(yōu)勢;也可以幫助我們判斷現(xiàn)有的產品是否需要重新定位,并幫助我們重新找到合理的定位。
· 競品跟蹤矩陣
對競品的歷史版本進行跟蹤記錄,找到競品各版本的發(fā)展規(guī)律,從而推測競品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現(xiàn)在很多產品的研發(fā)模式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產品的迭代周期很短,1個月可能會更新好幾個版本,而且每個小版本的變化點也不多,如果全部記錄,競品跟蹤矩陣會變得很大,容易迷失重點。解決方法是在競品跟蹤陣上只記錄大版本,把大版本之間各小版本的變化點合分到大版本上。
· 功能拆解
把競品分解成1級功能、2級功能、3級功能,甚至4級功能,以便更全面地了解競品的構成,避免遺漏。經常用于需要估算開發(fā)成本以及開發(fā)周期的時候。
· 探索需求
挖掘競品功能所滿足的深層次的需求,以便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提升產品的競爭力。
我們看到的競品功能都屬于解決方案,而解決方案不是需求,只是表面現(xiàn)象,如果未經過深入分析而直接照搬功能,極有可能會出現(xiàn)“東施效顰”的效果。在對競品進行功能拆解之后,需要通過探索需求找到競品要解決的問題、滿足的需求,再去構建解決方案。
· PEST分析
對宏觀環(huán)境進行分析,以便找出機會與威脅所在。所謂PEST,P是政治(Polotics),E是經濟(Economy), S是社會(Society),T是技術(Technology)
· 波特五力模型
對行業(yè)環(huán)境進行分析,評估某一行業(yè)的吸引力、利潤率。
波特五力模型是邁克爾.波特(ichael Prter)于20世紀R0年代初提出的。他認為,一個行業(yè)存在 5種基本競爭力量,它們是同行業(yè)現(xiàn)有競爭者之間的競爭、潛在進入者的威脅、替代品的威脅、供應商的議價能力以及購買者的議價能力。
· SWOT分析
通過SWOT分析找出優(yōu)勢、劣勢、機會與威脅,以便制定競爭策略。
是?種分析產品/公司內外部競爭環(huán)境的?具,S、W指產品內部有哪些優(yōu)劣勢,O、T指的是產品外部市場存在哪些機會和威脅。
· 加減乘除
在競品的基礎上做“加減乘除”,以便進行差異化創(chuàng)新。
05
最后
競品分析方法千千萬,最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明確目標,無論是在分析前,還是在最后的競品報告產出,跟著目標走才能得出有價值的結論。
我們設計師最常做的就是體驗相關的分析,比如說場景分析、交互細節(jié)分析、關鍵流程/內容分析、設計亮點分析等等,可以靈活組合來用今天介紹的一些方法(常用的比較法、競品跟蹤矩陣、加減乘除),結合用戶研究,產出有價值的結論。
任何競品分析都不可能是靜態(tài)的,整個市場在變動,你的分析也應該?期保持更新。
參考文獻
《有效競品分析》--張在旺
《精益創(chuàng)業(yè)實戰(zhàn)》--Ash Maurya
《藍海戰(zhàn)略》--[韓] W.錢·金 / [美] 勒妮·莫博涅
全站高品質素材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