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即將流行的5個經(jīng)典設計風格預測和解讀

不管2021設計風格發(fā)展走向何方,也會在之前風格中做創(chuàng)新演變,歷史輪回。今天主要想分享我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研究分析的一些設計風格。

2020年即將過去,在歷經(jīng)設計趨勢等幾大風格的變化與迭代創(chuàng)新。不管是國內(nèi)還是國外,作為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設計師,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掌握和了解這些經(jīng)典的設計風格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不管2021設計風格發(fā)展走向何方,也會在之前風格中做創(chuàng)新演變,歷史輪回。今天主要想分享我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研究分析的一些設計風格,希望大家從中獲得一些新啟發(fā)。

以下是我的分享目錄:

1、瑞士設計風格

2、酸性美學設計

3、故障藝術風格

4、歐普藝術

5、新擬物毛玻璃



#01.

瑞士設計風格

Swiss style

國際主義設計風格,又稱為瑞士風格(Swiss Style),是1920年代在俄羅斯、荷蘭、德國萌芽,最終于1950年代在瑞士興起的一種平面設計風格。

它是俄羅斯建構主義、手工藝品、攝影和包豪斯建筑的高潮。您可以通過醒目的標題、鮮明的構圖和簡單的方式來識別瑞士風格。

瑞士風格更加強調(diào)干凈、易讀、客觀。這個風格最大特點就是抽象幾何、大間距、網(wǎng)格運用、使無襯線字體和簡約攝影等,典型的極簡主義風格代表。

瑞士風格是圖形和網(wǎng)頁設計趨勢的先驅(qū),因此,它被稱為網(wǎng)頁設計之王。它的簡單性和對美感極致要求很容易識別。瑞士美學強調(diào)在網(wǎng)頁上推崇運用網(wǎng)格布局,使得畫面更加結構化與秩序性。

“少即是多”一詞也許是最適合瑞士風格設計的短語。刪除不必要的內(nèi)容,直到剩下不言而喻的設計。

瑞士風格在UI中的應用

用更少的UI元素創(chuàng)建層級、少量的字體、簡約攝影和網(wǎng)格布局等貫穿UI設計中。

瑞士風格在UI設計中,有著很大影響力??赡艽蟛糠衷O計師不清楚,我們?nèi)粘W龅臉O簡主義風格,大部分有受到瑞士風格影響。它對UI最明顯的影響:簡化不必要信息,以內(nèi)容為主。



#02.

酸性美學風格

Acid Graphic

酸性風格在UI中相對會很少出現(xiàn),但是它在平面設計中如火如荼。酸性這個詞大家會想到什么?“惡臭?精神???充滿上世紀的味道?光看視覺風格就很懷舊古老的感受,其實這只是表面呈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

“從設計美學上講,這風格更迷幻和抽象風格,充滿無限想象,具有高度失真或超現(xiàn)實的視覺效果”。

如何更清晰的理解酸性美學風格?我們可以觀察到酸性風格字體、版式、色彩、材質(zhì)等主要特征。

酸性風格在現(xiàn)今有了很大變化創(chuàng)新,融合更多抽象圖形和3D元素、液態(tài)金屬和霓虹色彩混合版式,形成一種新的酸性平面美學。

酸性風格在有關音樂的場景運用較多,一些現(xiàn)場DJ、音樂專輯封面和視覺海報。

酸性美學風格相對瑞士風格來說,它應用相對會窄一些。雖然是這樣,它存在既有一定道理。比如音樂現(xiàn)場布置或者音樂CD如果用瑞士風格,氛圍感就會特別弱。作為設計師我們要了解什么樣的風格適合什么樣的功能場景應用,這是關鍵點。

相關素材:


#03.

故障藝術風格

Glitch Art

故障藝術(Glitch Art),就是利用事物形成的故障,進行藝術加工,使這種故障缺陷反而成為一種藝術品,具有特殊的美感。最大特點就是圖像發(fā)生錯亂,色彩鮮明,有種滋滋滋的電流感覺,很像七八十年代電視機里常出現(xiàn)的毛病。

相對以前整個頁面故障風格,現(xiàn)今小故障藝術風格崛起,視覺上更加輕量。在局部采用故障手法,整體視覺感受能一眼清晰知道主標題的內(nèi)容。

來自ARMOREDFATE作品

如下圖韓國PlusX作品集包裝封面,局部小故障風格,視覺感受還是挺不錯的。


故障藝術除了在海報中運用比較多,它還在攝影中處理也是比較常見。相對前面說的酸性美學,故障藝術更易被大眾接受多一些。

故障藝術在攝影的運用

看梵高的方式??



來自Sabato Visconti


動態(tài)攝影故障藝術


故障藝術處理推薦的大家一個在線工具,叫PHOTO MOSH。圖片上傳上去就可以處理了,里面參數(shù)比較簡單,使用一遍就會。

網(wǎng)址:https://photomosh.com/


上圖,我簡單開啟一個參數(shù)值就出來效果了,而且是動態(tài)的,當然你還可以進行更細節(jié)處理。



#04.

歐普藝術

OP Art


歐普藝術(OP Art),又被稱為視幻藝術或光效應藝術。歐普藝術作品的內(nèi)容通常是線條、形狀、色彩的周期組合或特殊排列。設計具有視覺感知效果或產(chǎn)生視覺錯覺的幾何圖案,即實際平坦的表面是三維的或正在移動的感覺。

上圖就是典型的三維視覺體現(xiàn)。

Caixa Catalunya的海報廣告中

視錯覺產(chǎn)生的圖形轉(zhuǎn)動,在此西班牙銀行Caixa Catalunya的海報廣告中,靜止的螺旋狀似乎在運動。如果你只看一個圖形,那么它將停止轉(zhuǎn)動。

歐普藝術僅僅只是這些嗎?當然不是,歐普藝術運用廣泛在服裝領域、平面設計領域、裝置藝術、UI設計和動態(tài)設計等都有出現(xiàn),在UI設計中更多的是以品牌符號底紋形式出現(xiàn),一般是應用在個人中心背景墻或者抽象功能表達(比如音樂封面)。


Behance大神作品

?


THE EXPLORATORIUM AFTER DARK


Adobe MAX 2020 主視覺



#05.

新擬物毛玻璃

Neumorphism

毛玻璃效果我想大家并不陌生,今年下半年又新崛起的一種流行設計手法。它最大特征就是通透感和微透光,透過上層設計能看到底部色彩微妙變化,豐富了設計質(zhì)感細膩度。

毛玻璃為什么在今年下半年又突然興起呢?主要是源自于對之前新擬物的風格補充。之前微軟Fluent design 出來后,并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被大家運用。而現(xiàn)在也許正是市場所需,以前雙色調(diào)漸變或者扁平化設計,不足以滿足設計市場需要。

????Dribbble大神Gleb Kuznetsov作品


自然AI UI界面


機票界面


騰訊文檔在今年品牌升級迭代中,大量運用了毛玻璃設計手法。

毛玻璃設計風格盡量減少大量的運用在界面中,否則整個界面看起來很輕浮。它視覺對比度一般,眼睛會很難受,局部功能是可以運用毛玻璃圖標。



#05.

寫在最后

The end

今天總結分享了5種設計風格,作為設計師開拓眼界去了解這些風格,對于我們在探索視覺風格是非常有幫助的。“眼界決定寬度,格局決定高度,觀念決定未來”。

今天的分享也只是一個開端,關于這些風格更多拓展應用和研究還需要廣大設計師們做出努力與貢獻 ,去專研與嘗試。




每天更新,
全站高品質(zhì)素材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