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學堂好久沒跟大家分享一些非常棒的APP設計干貨了,為了回報各位25學堂的網(wǎng)友對25學堂的包容和支持。
25學堂的老譚同學為大家準備了一篇關于移動觸屏體驗設計教程。這堂課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 我們手指觸屏可控范圍和相關熱區(qū)尺寸的規(guī)范解析。
一般在操作時候,用戶與觸摸屏進行交互主要是通過不同的手勢來進行。現(xiàn)有的觸摸屏能夠識別用戶的手勢有:tap,double tap, touch& hold, pan,flick,pinch & strech。
一:拇指的人機工程學
在單手對觸摸屏手機進行操作的時候,一般是以四個手指和手掌為依托,用大拇指進行操作,因此單手操作觸屏手機變成了拇指和觸摸屏的一場“對話”。
人機工程學的研究表明中,大拇指有三個關節(jié)能夠活動(它們從上往下分別是):
位于拇指外觀中部的“拇指第一關節(jié)”:能向前彎曲最大90度,少數(shù)人能向后彎曲
位于拇指外觀根部的“拇指第二關節(jié)”:能向前彎曲最大90度,少數(shù)人能向后彎曲
位于拇指和手腕連接處的“腕掌關節(jié)”:腕掌關節(jié)能夠進行較大程度的屈伸,收展,所以能完成對掌運動(對掌運動是拇指骨外展,屈和旋內運動的總和。其結果使拇指尖能與其它各指掌面接觸,而這是除拇指外其他手指腕掌關節(jié)都無法完成的)
二:男女對屏幕尺寸的要求是不同的,以單手自如操控來講 ------
男子一般以4.5英寸為最大極限,大于4.5的屏例如4.7或5.0、5.3之類的屏幕絕對無法單手定位全屏操控。小于4.5的屏例如4.3或4.0也可以,單手操控感覺還有富余度,至于小于4.0的屏,對男子來說大可不必在面積上縮水。
女子一般以4.0英寸為最大極限。大于4.0的屏,女子絕對無法單手定位全屏操控(需要單手局部移位才行)。小于4.0的屏,例如3.9、3.7、3.5等都比較合適。至于再小的屏,對女子而言也沒必要犧牲面積了。
三:觸及控件設計的合理尺寸規(guī)范
iOS版本:
@2x用食指操作,觸擊范圍在7mm左右比較合適; ?約等于44px ? ??@3x 約等于 ?66px
@2x用拇指操作,合適的觸擊范圍需在9mm左右; 約等于56px, ?@3x 約等于 ?84px
這些也算是蘋果工程師給我們的 一些設計參考。
Android版:
iOS的尺寸單位為pt,Android的尺寸單位為dp。說實話,兩者其實是一回事。
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隨倍率變化:
1倍:1pt=1dp=1px(mdpi、iPhone 3gs)
1.5倍:1pt=1dp=1.5px(hdpi)
2倍:1pt=1dp=2px(xhdpi、iPhone 4s/5/6)
3倍:1pt=1dp=3px(xxhdpi、iPhone 6)
4倍:1pt=1dp=4px(xxxhdpi)
單位決定了我們的思考方式。在設計和開發(fā)過程中,應該盡量使用邏輯像素尺寸來思考界面。設計Android應用時,有的設計師喜歡把畫布設為1080x1920,有的喜歡設成720x1280。給出的界面元素尺寸就不統(tǒng)一了。
Android的最小點擊區(qū)域尺寸是48x48dp,這就意味著在xhdpi的設備上,按鈕尺寸至少是96x96px。而在xxhdpi設備上,則是144x144px。
無論畫布設成多大,我們設計的是基準倍率的界面樣式,而且開發(fā)人員需要的單位都是邏輯像素。所以為了保證準確高效的溝通,雙方都需要以邏輯像素尺寸來描述和理解界面,無論是在標注圖還是在日常溝通中。
不要再說“底部標簽欄的高度是96像素,我是按照xhdpi做的”這樣的話了。
四、幾個移動APP觸屏體驗設計的禁區(qū)
1、觸屏的邊緣0-3mm是觸屏禁區(qū),盡量不要把可觸擊的地方 遠離邊緣線。
因為邊緣線的可觸及的精準度是最差的。
2、在APP設計當中,如果導航欄右上角有icon,盡量不要在下面也出現(xiàn)可點擊的icon或者tab 。如果想要放置,唯一的解決辦法icon必須大。
3、盡量避免右手拇指操作的死角。
如果各位還有一些好的APP設計經(jīng)驗分享,可以給我們留言劈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另外此篇屬于25學堂的原創(chuàng)文章。
全站高品質素材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