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機緣的在豆瓣網(wǎng)看到這樣的一篇關于滴滴打車APP和快的打車APP的博文。25學堂的小編覺得這位移動APP極客非常的用心。重點闡述了滴滴打車APP和快的打車APP兩者之間的差別。雖然大部分篇幅還是在贊揚滴滴打車。忽略了快的打車。
故25學堂轉(zhuǎn)載過來跟大家再來重溫滴滴打車APP和快的打車APP。同時我們也可以從中學會一些APP設計的思路和方法。
從APP的UI界面設計角度來說:
1 . APPUI界面的主色調(diào)鑒賞。
嘀嘀打車使用了橙黃色作為主色彩,包括logo、重要操作區(qū)域、微信支付減免在內(nèi)的最重要模塊,全部使用橙黃色。其他界面以灰白色、暗灰色等為底襯。
快的打車主要使用了綠色為主色彩,軟件logo、主界面背景色、操作區(qū)域、二級功能界面背景色等,全部以綠色為主色調(diào)。功能菜單界面使用了暗灰色為底襯。
豆瓣網(wǎng)友分析與點評:
首先從色調(diào)上來說,橙黃色為暖色,綠色為冷色,它們代表的心理色彩不同,嘀嘀給人溫暖、貼心的感覺,而快的給人冷酷、科技的感覺。
其次,快的使用橙黃色突出最重要的內(nèi)容,而快的把綠色當做了絕大多數(shù)界面的基本顏色,使得視覺上沒有重點。
滴滴打車APP和快的打車APP的界面色彩搭配還是很和諧的。
單從官網(wǎng)APP首頁推廣的布局和色調(diào)來說,快的打車更具工具感。而滴滴打車注重的是情感的傳遞。視覺來說,快地打車更能抓人眼球。
2、 ? 2款打車軟件APP的首頁布局
嘀嘀在首頁有地圖、打車目的地輸入、預約、功能菜單入口,其中地圖上包括乘客當前自動定位位置、周圍可打車位置顯示。
快的在首頁有地圖、當前定位地點輸入、繼續(xù)按鈕、設置按鈕、乘客信息按鈕,其中在地圖上有當前自動定位區(qū)域,周圍可打車位置顯示、地圖重新定位按鈕、設置家庭地址、設置工作地址、設置常用地址按鈕、動態(tài)推送消息條。
豆瓣網(wǎng)友分析與點評:
從直觀視覺上,嘀嘀的界面清爽簡單,而快的的界面功能繁多復雜。
3.APP界面系統(tǒng)控件的使用
嘀嘀打車中,按鈕等控件設計比較大方,尺寸大,字體大小、控件間隔等都比較大。
快的打車中,按鈕等控件都設計的比較小巧,字體等都顯得精致緊湊。
分析:較大的控件、字體等,對于閱讀會更方便,操作會更便利。
二、打車功能的PK
4、再聊首頁功能布局和使用體驗。
嘀嘀APP 把用戶第一步要做的打車、預約放在第一級入口,地圖也只顯示當前定位位置、周圍可打車的的士這些最核心的信息。
快的APP 把輸入當前定位位置作為第一級入口,地圖同樣也顯示了當前定位位置、周圍可打車的的士這些最核心的信息。另外,快的把設置常用地址、重新定位位置等功能也作為一級入口。
豆瓣網(wǎng)友分析與點評:
功能越多,則越分散用戶注意力,同時會降低重點功能的突出性。同時要考慮,用戶是否會需要這些一級入口功能,比如設置家庭地址?是否可以簡化某些功能,比如需要確認當前定位位置?
5.用戶中心的菜單界面設置
嘀嘀APP的功能菜單,有 我的訂單、我的余額、告訴好友、設置、微信支付車費減免廣告入口。
快的的功能菜單分為兩大部分,設置中包括 乘客信息入口、一鍵打車、打車攻略、給我們評分、關于軟件,乘客信息中包括 打車記錄、普通用戶、積分、激活碼、快遞小助手、告訴朋友、推薦應用。
豆瓣網(wǎng)友分析與點評:?從功能數(shù)量上,嘀嘀的功能比較少而專注,而快的中包含了大量的功能,重點不明確。
三、滴滴打車APP和快的打車APP?的操作流程
6.叫車操作
嘀嘀的叫車,輸入目的地后即可打車。
快的的叫車,先確認當前定位位置,再輸入目的地,即可打車。
豆瓣網(wǎng)友分析與點評:?少一步操作,則會讓用戶的使用更流暢
7.預約操作
嘀嘀的預約,通過首頁的預約按鈕作為第一步,選擇預約時間,選擇預約出發(fā)地點、目的地點,即可預約。
快的的預約,沒有顯性入口,需要通過輸入出發(fā)位置后,在打車界面中選擇預約,輸入目的地,即可預約。
分析:嘀嘀的預約顯得更簡練。而快的的預約與打車混雜在一起,由于沒有顯性入口,對新手來說還有無從下手的困難。
8.支付操作
嘀嘀的支付,在輸入金額后,在嘀嘀中直接彈出微信支付,輸入6位密碼即可支付。
快的的支付,需要先綁定支付寶,在快的中輸入金額后,跳轉(zhuǎn)到支付寶進行支付。
豆瓣網(wǎng)友分析與點評:
?嘀嘀的支付,更快捷簡便??斓闹Ц缎枰D(zhuǎn),增加了啟動支付寶、解鎖支付寶等步驟,操作更繁瑣。?
25學堂也認為快的的支付也是不錯的!
四、APP用戶交互體驗
9.從第三節(jié)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傾向于更簡便直接的流程,更少的操作步驟。
10.哪些功能是確實該要的。
以重新定位當前位置為例,嘀嘀中是采用計時自動刷新的方式,提供手動輸入起點位置來輔助矯正。在快的中,提供了手動輸入的兩個入口,再加上重新定位位置按鈕,顯然把用戶不常用的功能過高的提升了重要性。
再以快的的家庭地址、工作地址、常用地址為例,不需要經(jīng)常設定的地址放在首頁一級入口這樣突出的位置,增加了視覺負擔,也是同樣過高的提升了重要性。在嘀嘀打車不提供常用地址設定,只給出歷史搜索記錄,充分利用打車功能來完成叫車操作。
11.交互反饋
以叫車為例,嘀嘀在叫車過程中會動態(tài)顯示已經(jīng)發(fā)送給哪些的士,是一個動態(tài)反饋的過程,而快的則無法查看到這些信息,只能盲目等待。對于用戶操作的及時準確的反饋,可以降低用戶焦慮、增強體驗、對用戶進行正確引導等。
12.心理暗示
以首次安裝的介紹頁為例,嘀嘀打車是一個溫馨的歡迎頁,而快的是一個介紹快的本身優(yōu)勢特點的頁面,它們會對用戶產(chǎn)生不同的心理暗示。嘀嘀的歡迎頁更能顯示貼心,讓用戶心情愉快。而快的的歡迎頁則有更強的權威感。
全站高品質(zhì)素材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