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交互設計中的勸導式設計案例賞析

今天25學堂跟大家分享2個不遵守交互設計和用戶習慣體驗的準則的APP交互設計案例。

讓APP設計師和app產(chǎn)品經(jīng)理可以仔細思考自己的APP項目當中,哪些界面是可以不按常規(guī)套路出發(fā)的。

第一個APP交互設計中的勸導式設計:點擊等于加入購物車

加購物車這樣的操作習慣 是淘寶最早最成功的培養(yǎng)用戶購買行為的交互方式。

如當你選購完商品并進入購物車結(jié)算時,購物車內(nèi)還會推薦別的寶貝給你,商家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在最后關(guān)頭讓用戶看到更多商品,并達成更大的交易額。但因為用戶在店鋪逛完進入購物車,就意味著用戶選購商品的行為已經(jīng)結(jié)束,即將進入付款流程,為了不引起用戶的反感,推薦的商品是點擊后查看詳情,而不是直接加入購物。

淘寶購物車APP交互行為

 

而小米的購物車,是點擊即加入購物車,而不是進入詳情,這和用戶的使用習慣是相悖的。

小米購物車app交互行為

 

為什么小米會這樣做呢?這是極具商業(yè)目的的交互行為,明確目標是達成更高的交易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暗黑模式,指開發(fā)者有意利用某些與用戶體驗相悖的設計模式,來誘導用戶完成某項操作。

而且小米非常聰明,他推薦的商品,往往便宜而貼心,用戶不小心點擊加入購物車后,交易額也沒有增加太多,而且刪除是個有些麻煩的操作,用戶就會想:反正也就十幾塊錢,買了就買了吧!利用暗黑模式,讓用戶花費了計劃外的金錢,小米公司也獲得了更大的利益。

筆者建議是:如果商品品類單一,且都在同一家商家結(jié)賬,就可以推薦低價商品直接加入購物車。

氧氣APP

比如有一個叫氧氣的APP,是賣文胸的,在結(jié)賬的時候,推薦一些隱性的文胸肩帶,單價不高且用戶大多都需要,點擊即加入購物車,就是一種比較符合用戶期望的交互方式。

 

 

第二個APP交互設計中的勸導式設計:支付頁面的取消按鈕放在左上角,而不是右上角

我們通常喜歡把APP里關(guān)閉、取消的位置由于主流用戶習慣用右手操作,因此關(guān)閉、取消都是在屏幕右側(cè),或者是圖片的右上方,這點大家多觀察一些APP。

彈出框設計-創(chuàng)意布局2

 

而在支付這個操作里面,取消icon卻是放在左上角的(如下圖):

APP支付交互行為

為什么要違背用戶的習慣性操作?這絕對不是設計師的失誤,而是他的小心機。

想象一個用戶的支付流程,當用戶進入支付頁面的事后,忽然有些后悔,猶豫要不要買,要不要支付時,如果icon放在了右上角,用戶習慣性的點擊取消的概率就大大提高;同樣的當用戶無法在第一眼發(fā)現(xiàn)取消的操作,取消的概率也會降低。當然,對于大額支付,用戶還是會仔細瀏覽一下找到取消的icon進行取消,但是對于小額支付,確實會是一大推力。這點,在微信的打賞功能上尤為突出,當用戶進入當上頁面,1元的小額打賞,在不能習慣性的簡單取消的情況下,用戶會想:反正只是1元錢,付了就付了吧!

因此建議,如果APP中涉及支付流程,建議取消放在左上角,而不是右上角。

 

所以,如今的APP交互設計細節(jié)很多,很多地方可以充分發(fā)揮我們的小心機,可以讓APP產(chǎn)品獲得一些不一樣的收益和點擊率。

 

每天更新,
全站高品質(zhì)素材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