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UI/UX設計趨勢關鍵詞:輕量化設計和微交互

這是國外專業(yè)的移動端設計博客總結的關于2015年APP UI/UX設計趨勢的解讀。25學堂覺得今年的重點關鍵詞應該是輕量化設計和微交互。

總共是從13個方面來闡述APP UI/UX設計趨勢。

1、輕量化設計

55c0835b12918

圖來自Ghani Pradita

是什么

輕量化設計避免大量使用漸變和陰影,轉而使用“扁平化”風格,為應用帶來簡潔、清爽的美感。使用留白而不是漸變、陰影,能讓界面看起來更加簡潔,便于突顯核心內(nèi)容,擯棄實現(xiàn)起來不那么容易以及分散用戶注意力的設計元素。

為什么

輕量化設計避免打擾用戶,分散用戶注意力,引導用戶關注屏幕上的主要內(nèi)容,提供清晰、明了的導航,同時向用戶傳達了流暢、現(xiàn)代感極強的品牌體驗。

 

 

2、單一字體統(tǒng)天下

b.png

圖來自Brian Plemons

 

是什么

界面中,只使用一種字體,減少字體種類,將單一字體的表現(xiàn)力發(fā)揮到極致。單一字體,使用斜體、加粗、半粗體等效果,或者使用不同的字號,可以清楚地將內(nèi)容分成不同的區(qū)域,同樣能夠?qū)崿F(xiàn)不同字體實現(xiàn)的分隔效果。

為什么

整個應用使用同一字體能夠提升品牌的一致性,對于其他終端——包括移動端應用、手機網(wǎng)站、網(wǎng)站在內(nèi)——都使用同一字體的話,同一元素在不同終端擁有一致的體驗。此外,用戶滾動瀏覽內(nèi)容時,同一種字體帶來的簡潔也會使他們感到很舒服。

3、用留白和塊狀區(qū)域分隔內(nèi)容——線條落伍了

Screen Shot 2015-08-04 at 5.22.25 PM.png

 

是什么

之前,設計師喜歡用線條和其他元素來區(qū)分界面中的內(nèi)容,將它們分成不同的部分或類別,但是使用這些元素增加了界面元素的密度,導致界面看起來很擁堵。拿掉線條,根據(jù)內(nèi)容塊自身的顏色再加上內(nèi)容塊之間的間隔可以有效區(qū)分不同部分,這樣充分利用了留白,外觀更加清爽。

為什么

去除顯眼的線條等分隔元素,界面看起來現(xiàn)代感更強,功能得以突出顯示。例如,圖像、字體可以適當放大,這樣看起來更清楚,提升易用性。使用留白分隔內(nèi)容較線條,更為自然,減少了生硬和突兀。

4、焦點數(shù)字

4.png

圖來自Morgan Allan Knutson

是什么

如今,用戶更喜歡簡潔的界面,使用大字號字體及醒目的顏色來突顯數(shù)字的做法越來越普遍??筛鶕?jù)目標用戶來調(diào)整數(shù)字的樣式。

為什么

大字號、醒目的顏色,兩個可以都用也可以任選其一,能夠自然而然地吸引用戶關注屏幕的特定區(qū)域——而不是迫使或命令用戶去關注。因此,用戶獲取信息的速度更快,在用戶看來,導航更加清晰,信息獲取更加快捷。

5、微交互

g.gif

圖來自Kirill

是什么

微交互指的是圍繞用戶使用場景對細節(jié)進行視覺體驗上的改進(例如,添加動畫、音效等)。這些場景包括完成交易、收藏商品或者彈出提示框等。這些交互都很小,但是它們能夠引導用戶關注應該關注的元素,從而讓應用看起來與眾不同。

為什么

微交互可以用作用戶完成任務(比如更改設置)時的一種激勵,形式可以是彈出消息框等。恰當使用微交互,能夠給用戶帶去簡單、充滿趣味的正向體驗,用戶也更愛用。

6、小色塊

h.png

 

圖來自Ari

是什么

2013年,扁平化風格興起以來,簡單的配色方案成為趨勢,扁平化風格注重清爽、簡潔。因此,設計師和用戶喜歡較少的顏色,他們偏愛清爽的風格。

為什么

顏色的使用對于創(chuàng)造情緒,引導用戶的注意力,傳達品牌形象至關重要。更少的顏色可以更清楚地傳達品牌形象。此外,由于較少的顏色降低用戶分神的可能,用戶更喜歡。包含較少色彩的設計,便于用戶在使用過程中識別主要內(nèi)容,此外,還可以提升導航易用性。

7、界面元素分層

i.gif

圖來自Roman Nurik

是什么

之前,界面設計主要圍繞著擬物化設計的規(guī)則來的,擬物化設計遵循的原則是采用實際結構或物體中的元素(例如,電子日歷看起來就像是臺歷,應用圖標具有立體感,手機相機應用快門的聲音)。如今,扁平化風格與擬物化風格相去甚遠,前者在立體感設計方面開辟了新的天地,帶來了新機會。主要一點是使用層來創(chuàng)建立體感和維度,產(chǎn)生了更加“可觸摸”的用戶體驗。

為什么

扁平化設計一個風險就是“太平”了——所有的元素都處于同一平面內(nèi),習慣了3D世界的用戶如何跳轉,如何使用應用呢?通過使用z坐標,可以把一些元素放到其他元素的上面。層和深度可以幫助用戶識別不同元素之間的關系,吸引他們關注主要元素。

8、幽靈按鈕(GhostButtons)

j.png

 

圖來自?Gleb Kuznetsov

是什么

幽靈按鈕指的是透明,沒有填充色的按鈕,它們邊框使用纖細的線型,形狀很普通,比如矩形或方形,四個角為直角或是邊緣進行模糊處理。按鈕中的文字簡單,字號較小。

為什么

幽靈按鈕在不失簡潔的情況下,能夠吸引用戶的注意力,同時看上去很潮且不突兀。如果屏幕上有多個按鈕,可以根據(jù)優(yōu)先級進行排列,比如同一頁上有可選項和下一步按鈕,可根據(jù)優(yōu)先級放置這兩個按鈕。在遵循材質(zhì)化原則設計時,可以為幽靈按鈕添加一點陰影效果,幫助用戶感知按鈕的層級。

 

9、手勢

k.gif

圖來自Javi Pérez

是什么

安裝陀螺儀和運動傳感器,電子設備就能用檢測到用戶的動作。從而,用戶和設備的交互不再只局限于點擊,用戶可以用真實生活中的動作與設備進行交互。

為什么

用戶很多手勢來自于直覺。我們問用戶如何刪除一項內(nèi)容時,不論受試者年齡大小、性別,他們會嘗試將物體移動到屏幕外的地方。減少點擊,增加滾動,能夠提升用戶體驗,應用變得交互性更強,而不只是用來點擊的對象。

10、APP動效

Screen Shot 2015-08-05 at 9.22.02 AM.png

圖來自Eddie Lobanovskiy

是什么

隨著軟件技術的發(fā)展,設計師如今能夠用樣式表來控制物體的移動,充分利用這點能夠?qū)崿F(xiàn)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基于運動的設計元素形式多樣,包括轉場、動畫,甚至用紋理模擬3D縱深效果(and evenon texture to mimic 3D depth)。設計中的運動效果提升用戶參與度,帶給他們主人翁般的感覺,還可以將當前場景的重要元素或數(shù)據(jù)與其他元素區(qū)分開來,便于用戶分辨主次。

為什么

動作能夠吸引用戶關注特定區(qū)域——或幫助他們轉移注意力。在視覺上給予回復,提升用戶參與感,是讓用戶感到驚喜的“驚奇因子”。

 

11、短小的用戶流

m.png

圖來自Jan Losert

是什么

縮短用戶流,用戶在完成任務前,我們應避免讓用戶瀏覽過多頁面,減少中間頁面數(shù)量,最好在一屏內(nèi)囊括緊密聯(lián)系的幾個步驟,減少用戶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例如,當用戶完成前一項表單域的填寫時,新開一個表單或者高亮顯示接下來要填寫的表單域。

為什么

移動用戶使用應用時,可能還在處理別的事情,所以他們很忙,他們更喜歡快捷地完成應用內(nèi)的任務。設計時,考慮到這一點,能有效降低用戶的精力,增加轉化率和使用頻率。

12、設計標準——最佳設計實踐

n.jpeg

圖來自Bill S Kenney

是什么

設計標準指的是在項目之初,通過確定顏色、圖標、全局留白(global padding),把視覺語言標準化。

為什么

確定設計的標準,保證應用內(nèi)部以及在不同終端的一致性,最小化項目過程中的錯誤,也便于日后修改。

13、制作原型——最佳設計實踐

o.gif

圖來自Ramil?Derogongun

 

是什么

原型是產(chǎn)品準備階段或早起的版本。使用原型,能夠更好地了解產(chǎn)品的功能,幫助發(fā)現(xiàn)用戶體驗不夠好的地方,以提前修改,避免浪費設計師的時間和精力。

 

為什么

制作原型不需要花費太多精力,耗時也不會很長,可以幫助大家弄清楚項目的核心內(nèi)容、工作范圍以及要求。原型實驗為設計人員留下寶貴時間和資源,他們可以根據(jù)原型測試結果來進行修改、迭代,這種由觀察實驗(insight-driven)驅(qū)動的設計過程更為有效。

 

在此25學堂感謝?宜_生?同學翻譯。內(nèi)容來源:https://medium.com/interactive-mind/mobile-2015-263ab694e60e

每天更新,
全站高品質(zhì)素材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