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好場景UI 交互動效的四項作用與五大法則

下面重點跟大家闡述一下關于場景UI 交互動效的6個目的、4項作用以及5大應用法則。希望對各位的場景UI交互動效設計有一定的幫助。

app搜索交互動效欣賞

場景UI?交互動效的首要目標應是支持和增強用戶在狀態(tài)間的轉化。

Saffer(2013) 提出使用動效存在下列6個目的:

1、吸引用戶注意力在指定區(qū)域

2、表現對象和用戶操作間的關系

3、維持多窗口或多狀態(tài)的上下文關系

4、提供持續(xù)性事件的認知感

5、創(chuàng)造虛擬空間引導用戶在狀態(tài)和功能間轉化

6、創(chuàng)造沉浸感和趣味性?

微交互按鈕動效

 

 

場景UI?四項作用:

1、支持微交互

2、顯示運動過程

3、解釋

4、裝飾

動效引導

 

 

Google 的 Material Design(2017), 提出在 MD 中,動效用來描述空間關系,功能,富有美感和流動性的目標。

 

動效顯示 APP 是如何組織的以及它能夠做什么,具體如下:

1、引導窗口切換

2、提示用戶接下來發(fā)生的事

3、對象間的層級感和空間感

4、減緩用戶對等待事件的認知

5、美感和個性化

綜上,筆者總結了交互動效的使用目的, SAFRI,游獵法則

 

1.State

告訴用戶對象和窗口的狀態(tài)是如何變化的

當界面中對象狀態(tài)需要發(fā)生變化時,可以用動效展示變化的過程,讓用戶更清楚的感知到該變化。相應的,當窗口發(fā)生變化時,可以用動效更清楚展示窗口是如何從一個狀態(tài)轉變到另一個狀態(tài)的。

 

 

2. Attention

吸引用戶注意力,告訴用戶做什么

當你想讓用戶關注某一個區(qū)域,或執(zhí)行某一個操作時,可以通過動效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當用戶需要執(zhí)行操作時,注意 UI 和動效的結合要能告知用戶需要進行的操作。

 

3. Feedback

告訴用戶操作和對象間的關系

當用戶執(zhí)行了某一操作后,動效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反饋機制。通過動效的適當運用,用戶可以清晰感知到自己操作的反饋,讓用戶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4. Relief

緩解用戶對應用處理速度的感知

當應用執(zhí)行一個長時間操作時,可以用動效緩解用戶對時間的感知,甚至創(chuàng)建一個假的動效效果(其實應用并不用處理這么長時間)。當下許多 APP 下拉時的加載動效運用的便是該原理。對于用戶,他們關注的是感受到的速度,而不是應用實際消耗的速度。

 

5. Individuation

讓產品更有趣和個性

為了讓產品更有趣味性,可以在某些場合適當運用動效創(chuàng)造一些讓人愉悅的動畫效果。兩點是筆者覺得需要注意的,一是動效時間要足夠短,二是動效要足夠流暢。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目的不是獨立存在的。設計師可以運用其中任意幾條去設計一個動效。比如,兩個窗口間的切換動效不僅吸引了用戶的注意力,告訴用戶面板在切換了。而且還告訴用戶兩個面板的位置和空間關系,上下,左右還是前后。

以上就是APP設計師需要學習的場景的交互動效的干貨知識。

每天更新,
全站高品質素材免費下載!